如果不是日本同事提醒,我一直都认为这次是到泰国参展的第五次,其实才是第四次而已。从第一次2013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出动了7人小团队参加泰国展会,最终颗粒未收。到2017年时隔4年后再次启动泰国参展计划,参展的主体由中国公司变成了日本公司,参加人员也减少到了2~3人。我们从对陌生市场的冲动,到相对了解市场后的敬畏心,我们的目标一次比一次明确,展会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而这一次,也是收获良多。
这一次我们还是聘请了一位泰国翻译,她会日语也会英文,虽然每天的费用不低,但是真的很好用。我们已经连续3年请她协助了,所以,我们之间不仅私下熟悉,她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和产品都已经比较清楚,相互交流或是翻译都很流畅,基本上感觉不到她是第三方的人。客户沟通顺畅,信赖感也不错。
日本同事在这次展会上呆的时间并不多,估计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和泰国翻译在展会对应,而他则要按日程表穿梭在各位展位之间,按时和约好的客户进行面谈。当然,也有到我们展位上来商谈的客户或供应商。双方坐在一起,互相介绍公司概况,沟通双方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比走马观花式的展示有意义多了。那此展厅纵然设计美观,产品目录十分考究,也只能短暂吸引客户眼球。我们还是认为只有相对深入地沟通过关心的话题,商务的机会才更有价值。
展会的第一天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两位欧美人来到展位,抬头确认了好几次公司标牌。确定我们是KANOU后,通过翻译告诉我们说:给你们发了几封邮件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在网站上看到参展的消息后,就特意从清迈来到曼谷……客人说是朋友介绍的,还带来了几十张图纸,想请我们评估能否加工。真是泰国好客户呀!邮件没有回复就专程找到展会上来了,真的让人非常感动。希望接下来,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枉客户一番好意。
去年见过面的泰国日资企业虽然没有100%展开合作,这次再次见面显然熟悉多了。聊的话题也更加开放,不再像初次见面那样拘谨。泰国本地市场虽然没有像越南、印度等地近期那样吸引人球,但它长时间形成的制造业供应链还是比较完善的,特别是我们所在的汽车工业领域,还是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通过几次展会的试探,还有到客户或合作方的工厂现场见学,我们手上已经有了一把钥匙。我想,再通过一些合作的磨合,KANOU GROUP在泰国的商务会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因为我们背靠着与日本一样品质的中国制造体制和不输于日本企业的运营。